1983年 第1卷 第2期
摘要:
赵紫阳总理在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搞现代化,振兴经济,翻两番,一定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科技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科技工作者要投身到经济建设中去。"
赵紫阳总理在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搞现代化,振兴经济,翻两番,一定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科技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科技工作者要投身到经济建设中去。"
摘要:
花莲在历史上显然是适应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而被选留下来的莲的一个栽培类型,因此,与藕莲及子莲类型相比估计是较晚形成的类型。当然,它的演变也是经自然突变与自然杂交而产生,但是这些自然产物只有在人类进入较发达的社会时,才被人们选留栽培用于观赏,在我国逐渐形成一个独特的栽培类型。虽然在历史上很少有人对花莲进行系统的人工选育,但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经过长期的栽培和选择,迄今已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重瓣的品种。
花莲在历史上显然是适应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而被选留下来的莲的一个栽培类型,因此,与藕莲及子莲类型相比估计是较晚形成的类型。当然,它的演变也是经自然突变与自然杂交而产生,但是这些自然产物只有在人类进入较发达的社会时,才被人们选留栽培用于观赏,在我国逐渐形成一个独特的栽培类型。虽然在历史上很少有人对花莲进行系统的人工选育,但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经过长期的栽培和选择,迄今已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重瓣的品种。
摘要:
泡桐属(Paulownia)花粉,均为近球形,具3(拟)孔沟,外壁外层有清楚的异胞网状雕纹,沟界极区明显。这些共同特征,说明泡桐属是一个种间亲缘极近的自然的属;其萌发孔类型,可作为泡桐属归入玄参科的证据之一。通过花粉形态的比较,对兰考泡桐、宜昌泡桐和建始泡桐的分类地位,提出了论证。
泡桐属(Paulownia)花粉,均为近球形,具3(拟)孔沟,外壁外层有清楚的异胞网状雕纹,沟界极区明显。这些共同特征,说明泡桐属是一个种间亲缘极近的自然的属;其萌发孔类型,可作为泡桐属归入玄参科的证据之一。通过花粉形态的比较,对兰考泡桐、宜昌泡桐和建始泡桐的分类地位,提出了论证。
摘要:
烟草叶片、花萼、叶柄在附加2mg/L BA和0.1mg/L NAA的MS培养基上,具高诱导率和分化率。本文着重观察了这三类外植体启动时的细胞形态及器官发生过程。发现表皮细胞、叶肉细胞和各处薄壁细胞均可启动,含有叶绿体的同化组织一般在2—3天普遍启动,被启动细胞脱分化形成分生型胚性细胞,并进入细胞分裂周期,分裂面一般不规则,以后形成分生细胞团。叶片、叶柄中有些分生细胞团可直接分化为不定芽;不定芽数量多,密集成芽丛;分化速度快,一般10—15天,花萼经愈伤组织阶段,分化速度较慢,约25天,芽亦少。观察了三者形态发生的过程,一般芽为外起源,少数为内起源;根一般为内起源。从细胞启动到芽原基形成均有淀粉积累,以叶片最明显,芽形成后淀粉逐渐消失。
烟草叶片、花萼、叶柄在附加2mg/L BA和0.1mg/L NAA的MS培养基上,具高诱导率和分化率。本文着重观察了这三类外植体启动时的细胞形态及器官发生过程。发现表皮细胞、叶肉细胞和各处薄壁细胞均可启动,含有叶绿体的同化组织一般在2—3天普遍启动,被启动细胞脱分化形成分生型胚性细胞,并进入细胞分裂周期,分裂面一般不规则,以后形成分生细胞团。叶片、叶柄中有些分生细胞团可直接分化为不定芽;不定芽数量多,密集成芽丛;分化速度快,一般10—15天,花萼经愈伤组织阶段,分化速度较慢,约25天,芽亦少。观察了三者形态发生的过程,一般芽为外起源,少数为内起源;根一般为内起源。从细胞启动到芽原基形成均有淀粉积累,以叶片最明显,芽形成后淀粉逐渐消失。
摘要:
本文通过扫描电镜和显微技术方法,观察了猕猴桃与向日葵幼叶诱导无器官分化愈伤组织的细胞结构,结果表明:这些细胞组织的特点,外表面都具凹凸不平,细胞松散,并高度液泡化;愈伤组织内部形成维管结节,外层长方形薄壁细胞向外作切向分裂,中央细胞逐步分化成管胞或导管,随着愈伤组织进一步生长,维管结节外围细胞向内层方向逐步分离解体;淀粉粒分布於结节周围的薄壁细胞,而结节本身的细胞无或很少淀粉积累。
本文通过扫描电镜和显微技术方法,观察了猕猴桃与向日葵幼叶诱导无器官分化愈伤组织的细胞结构,结果表明:这些细胞组织的特点,外表面都具凹凸不平,细胞松散,并高度液泡化;愈伤组织内部形成维管结节,外层长方形薄壁细胞向外作切向分裂,中央细胞逐步分化成管胞或导管,随着愈伤组织进一步生长,维管结节外围细胞向内层方向逐步分离解体;淀粉粒分布於结节周围的薄壁细胞,而结节本身的细胞无或很少淀粉积累。
摘要:
本试验以206小麦为母本,二棱大麦旱燕3号和六棱大麦原早1号为父本进进杂交。结果表明,两个组合早期的胚胎发育基本上是正常的,前者成胚率为8.75%,后者为16.8%。胚乳核最早于授粉后3天开始形成细胞。当胚乳细胞充满囊后,很快就转入迅速解体,胚随即停止生长,没有能够进一步分化出器官来。胚乳于授粉15天后,几乎全部败育,胚亦相继夭亡。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不正常现象普遍存在。主要是极核受精过程遭受破坏;合子和初生胚乳核发育停滞;原胚虽能正常发育而胚乳没有形成;胚乳细胞过早形成和迅速解体等。讨论了杂交不孕和胚乳败育的原因。同时,提出了幼胚离体培养的适宜时间。
本试验以206小麦为母本,二棱大麦旱燕3号和六棱大麦原早1号为父本进进杂交。结果表明,两个组合早期的胚胎发育基本上是正常的,前者成胚率为8.75%,后者为16.8%。胚乳核最早于授粉后3天开始形成细胞。当胚乳细胞充满囊后,很快就转入迅速解体,胚随即停止生长,没有能够进一步分化出器官来。胚乳于授粉15天后,几乎全部败育,胚亦相继夭亡。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不正常现象普遍存在。主要是极核受精过程遭受破坏;合子和初生胚乳核发育停滞;原胚虽能正常发育而胚乳没有形成;胚乳细胞过早形成和迅速解体等。讨论了杂交不孕和胚乳败育的原因。同时,提出了幼胚离体培养的适宜时间。
摘要:
作者在小麦与大麦远缘杂交的胚胎发育过程中观察到了胚囊中形成助细胞胚、反足细胞胚和珠心胚的情况。文章初步讨论了非合子胚在杂种幼胚离体培养中的作用及多胚现象的生物学意义。
作者在小麦与大麦远缘杂交的胚胎发育过程中观察到了胚囊中形成助细胞胚、反足细胞胚和珠心胚的情况。文章初步讨论了非合子胚在杂种幼胚离体培养中的作用及多胚现象的生物学意义。
摘要:
湖北是中国植物比较丰富的省区之一,特别是湖北西部大面积的原始森林驰名中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湖北植物就引起国内外植物学界的兴趣和瞩目。
湖北是中国植物比较丰富的省区之一,特别是湖北西部大面积的原始森林驰名中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湖北植物就引起国内外植物学界的兴趣和瞩目。
摘要:
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初步分析了鄂西三峡地区的植被现状和植物资源状况;探讨了该区的自然条件、植被恢复的可能性、植被与水土保持的关系;并提出了发展多种经营和控制水土流失应采取的措施。
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初步分析了鄂西三峡地区的植被现状和植物资源状况;探讨了该区的自然条件、植被恢复的可能性、植被与水土保持的关系;并提出了发展多种经营和控制水土流失应采取的措施。
摘要:
笔者于1979年8月、1980年11月先后对星斗山地区进行两次实地调查,写有调查报告,并与利川科委、林科所等单位联合提出建立星斗山自然保护区的建议。这一建议马上得到地方各级的重视。在实施过程中,得到湖北省科委、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的重视和积极支持。星斗山自然保护区于1980年筹备,并已于1982年正式成立。调查报告于1980年5月在湖北省暨武汉市植物学会年会上交流,并于同年12月在全国植被分区,制图工作学术交流会上交流。几年来不断有来人、来函索取,并为省内外多次引用。为便于参考,经修改,特发表于后。
笔者于1979年8月、1980年11月先后对星斗山地区进行两次实地调查,写有调查报告,并与利川科委、林科所等单位联合提出建立星斗山自然保护区的建议。这一建议马上得到地方各级的重视。在实施过程中,得到湖北省科委、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的重视和积极支持。星斗山自然保护区于1980年筹备,并已于1982年正式成立。调查报告于1980年5月在湖北省暨武汉市植物学会年会上交流,并于同年12月在全国植被分区,制图工作学术交流会上交流。几年来不断有来人、来函索取,并为省内外多次引用。为便于参考,经修改,特发表于后。
摘要:
汉阳县洪泛区紧临武汉市,原为分蓄汉江洪水,确保武汉市汛期的安全而设置,随着丹江水利枢纽工程等设施的运行,洪泛区原设计的作用已由蓄洪逐渐演变为蓄洪与垦殖两用。武汉市郊人多地少,自然资源不足,为了查明洪泛区的资源状况,以便有计划地开发利用,武汉市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委员会,于1982年2月成立了"综合考察领导组",我们承担洪泛区内植被(高等植物)概况的调查。
汉阳县洪泛区紧临武汉市,原为分蓄汉江洪水,确保武汉市汛期的安全而设置,随着丹江水利枢纽工程等设施的运行,洪泛区原设计的作用已由蓄洪逐渐演变为蓄洪与垦殖两用。武汉市郊人多地少,自然资源不足,为了查明洪泛区的资源状况,以便有计划地开发利用,武汉市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委员会,于1982年2月成立了"综合考察领导组",我们承担洪泛区内植被(高等植物)概况的调查。
摘要:
在自然界中,植物是依靠一定的自然地理条件而生活。在一定地段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一定种类的植物群居在一起,形成一个有规律的组合,每一个这样的组合单位,叫做一个植物群落。在群落中,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彼此依存、互相制约,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由于这种关系,决定了群落的一系列物征,其中包括群落在空间上有规律的分布。本文试就带岭地区各种自然地理条件,其中包括历史地理条件对于植物群落分布的影响分别加以叙述,以为合理利用植被资源,更好地发挥地区环境条件的生产潜力之参考。
在自然界中,植物是依靠一定的自然地理条件而生活。在一定地段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一定种类的植物群居在一起,形成一个有规律的组合,每一个这样的组合单位,叫做一个植物群落。在群落中,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彼此依存、互相制约,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由于这种关系,决定了群落的一系列物征,其中包括群落在空间上有规律的分布。本文试就带岭地区各种自然地理条件,其中包括历史地理条件对于植物群落分布的影响分别加以叙述,以为合理利用植被资源,更好地发挥地区环境条件的生产潜力之参考。
摘要:
神农香菊(Dendranthema indicum (L.) Des Monl. var. aromaticum Q. H. Liu et S. F. Zhang, var. nov.)是我所多年来通过调查,在鄂西神农架首先发现的一种新的资源植物。这种植物与野菊[D. indicum (L.) Des Monl.]很近似,其主要区别在于神农香菊的花、叶具有浓郁的特殊香气。经化学初步分析和药理试验结果表明,本植物含α—侧柏酮、β—侧柏酮、龙脑等萜类化合物成分,并无剧毒性及致癌因素反应。可广泛应用于化工、饮料和医药等方面的原料,是一种很有经济价值的香料和药用的植物资源。本文着重阐述和讨论了本植物的地理分布,习性生境、自然繁殖概况及蕴藏量。并提出进一步开发利用神农架山区植物资源,合理利用和发展神农香菊生产等方面的途径和科学依据。
神农香菊(Dendranthema indicum (L.) Des Monl. var. aromaticum Q. H. Liu et S. F. Zhang, var. nov.)是我所多年来通过调查,在鄂西神农架首先发现的一种新的资源植物。这种植物与野菊[D. indicum (L.) Des Monl.]很近似,其主要区别在于神农香菊的花、叶具有浓郁的特殊香气。经化学初步分析和药理试验结果表明,本植物含α—侧柏酮、β—侧柏酮、龙脑等萜类化合物成分,并无剧毒性及致癌因素反应。可广泛应用于化工、饮料和医药等方面的原料,是一种很有经济价值的香料和药用的植物资源。本文着重阐述和讨论了本植物的地理分布,习性生境、自然繁殖概况及蕴藏量。并提出进一步开发利用神农架山区植物资源,合理利用和发展神农香菊生产等方面的途径和科学依据。
摘要:
石松目植物是蕨类植物中经济价值较高的一个类群,除孢子粉供铸造工业使用外,大部份种类供药用,有的种类为酸性土的指示植物。湖北石松种类比较丰富,历年来植物学工作者们在我省采集了大量标本,并对民间使用情况进行过调查,积累了不少有用的资料。
石松目植物是蕨类植物中经济价值较高的一个类群,除孢子粉供铸造工业使用外,大部份种类供药用,有的种类为酸性土的指示植物。湖北石松种类比较丰富,历年来植物学工作者们在我省采集了大量标本,并对民间使用情况进行过调查,积累了不少有用的资料。
摘要:
蓝藻的固氮和光合作用密切联系,为了解固氮蓝藻在田间固氮活力的变化,我们对田间的蓝藻在不同生境下的固氮活力和昼夜变化进行现场(in situ)测定发现:1.在不同生境中生长的各种固氮蓝藻的固氮活力的昼夜变化节律不尽相同,一般为一天出现一个活力高峰,在薄膜复盖培养池中高峰出现在中午(13∶00),而露田则在9∶00—12∶00之间;个别还出现两峰现象。2.不同种类的固氮蓝藻在田间的固氮活力有明显差别,混合藻种的酶活力最高,类颤鱼腥藻次之。3.不同生长期的类颤鱼腥藻的酶活力有明显不同。生长旺盛的活力高,衰老的活力低。4.稻田中不同小生境对蓝藻固氧酶活力有显著的影响,在水底生长的类颤鱼腥藻移至水面,其活力明显降低。根据蓝藻在田间的固氮活力的昼夜交化以及生境改变和生长状态对活力的影响,依估算生长良好的蓝藻在水田的固氮量最高可达285克氮/天/1000斤藓藻,最低51克氮,平均163克氮。假如在田间生长连续10天,即可固定1630克氮,相当于16.3斤的硫酸铵。但和测定的较高固氮活力(=258克氮/天相当于25.8斤硫铵)相比,固氮活力的潜力是相当大的。如能提高固氮蓝藻在田间的产量, 则其固氮量可大大增加。
蓝藻的固氮和光合作用密切联系,为了解固氮蓝藻在田间固氮活力的变化,我们对田间的蓝藻在不同生境下的固氮活力和昼夜变化进行现场(in situ)测定发现:1.在不同生境中生长的各种固氮蓝藻的固氮活力的昼夜变化节律不尽相同,一般为一天出现一个活力高峰,在薄膜复盖培养池中高峰出现在中午(13∶00),而露田则在9∶00—12∶00之间;个别还出现两峰现象。2.不同种类的固氮蓝藻在田间的固氮活力有明显差别,混合藻种的酶活力最高,类颤鱼腥藻次之。3.不同生长期的类颤鱼腥藻的酶活力有明显不同。生长旺盛的活力高,衰老的活力低。4.稻田中不同小生境对蓝藻固氧酶活力有显著的影响,在水底生长的类颤鱼腥藻移至水面,其活力明显降低。根据蓝藻在田间的固氮活力的昼夜交化以及生境改变和生长状态对活力的影响,依估算生长良好的蓝藻在水田的固氮量最高可达285克氮/天/1000斤藓藻,最低51克氮,平均163克氮。假如在田间生长连续10天,即可固定1630克氮,相当于16.3斤的硫酸铵。但和测定的较高固氮活力(=258克氮/天相当于25.8斤硫铵)相比,固氮活力的潜力是相当大的。如能提高固氮蓝藻在田间的产量, 则其固氮量可大大增加。
摘要:
在实验室和晚稻田间研究了铵态氮对我国稻田中应用的几种固氮蓝藻固氮活力的影响,同时对湖北省圻春县和浠水县不同肥力的76块晚稻田水层铵态氮含量进行了测定,获得了下列结果。在实验室条件下,铵态氮浓度为1ppm时,对蓝藻固氮活力有抑制,不同种类之间抑制程度有差别。当溶液中铵被耗尽后,固氮活力上升,并在9小时后可恢复到原来水平, 在小区实验的晚稻中,施硫酸铵40斤/亩和碳酸氢铵50—70斤/亩作底肥,插秧后放蓝藻,固氮酶活力的变动与实验室情况相近,在稻田水中铵态氮浓度降低或消失时,固氮活力恢复,一般施肥后1—3天,稻田水中铵态氮可以完全消失。晚稻田施底肥1—4天后,稻田水层中铵态氮含量很低,79%田块中检测不出。由此可见,湖北现阶段晚稻底肥水平下,插秧后放蓝藻对蓝藻固氮活力影响甚微或不会有影响。
在实验室和晚稻田间研究了铵态氮对我国稻田中应用的几种固氮蓝藻固氮活力的影响,同时对湖北省圻春县和浠水县不同肥力的76块晚稻田水层铵态氮含量进行了测定,获得了下列结果。在实验室条件下,铵态氮浓度为1ppm时,对蓝藻固氮活力有抑制,不同种类之间抑制程度有差别。当溶液中铵被耗尽后,固氮活力上升,并在9小时后可恢复到原来水平, 在小区实验的晚稻中,施硫酸铵40斤/亩和碳酸氢铵50—70斤/亩作底肥,插秧后放蓝藻,固氮酶活力的变动与实验室情况相近,在稻田水中铵态氮浓度降低或消失时,固氮活力恢复,一般施肥后1—3天,稻田水中铵态氮可以完全消失。晚稻田施底肥1—4天后,稻田水层中铵态氮含量很低,79%田块中检测不出。由此可见,湖北现阶段晚稻底肥水平下,插秧后放蓝藻对蓝藻固氮活力影响甚微或不会有影响。
摘要:
用甜椒(Capsicum frutescens L.)的两个材料(旅大×黄金勋章),茄门进行花药组织培养。前者的诱导率是13.6%,后者的诱异率是3%。为了了解3H-TdR在二者中的掺入途径有何差异,所以做了3H-TdR掺入的放射自显影观察。初步观察有以下几种现象:(1) 旅×黄从3—60小时都有被标记的现象,其中以3—24小时为最多,12小时为标记高峰。在12小时以内,花药表皮、纤维层、绒毡层标记很多。(2) 茄门掺入慢,掺入量也较少,标记高峰不明显。(3) 12小时以后,两种材料的小孢子有少量标记,一般在核上。此时,表皮、纤维层、绒毡层的标记有急剧下降的现象。(4) 甜椒的3H-TdR掺入途径,可能由表皮向纤维层、绒毡层、小孢子方向进行,与3H-cAMP结果不一致,药隔维管束部分没有标记。
用甜椒(Capsicum frutescens L.)的两个材料(旅大×黄金勋章),茄门进行花药组织培养。前者的诱导率是13.6%,后者的诱异率是3%。为了了解3H-TdR在二者中的掺入途径有何差异,所以做了3H-TdR掺入的放射自显影观察。初步观察有以下几种现象:(1) 旅×黄从3—60小时都有被标记的现象,其中以3—24小时为最多,12小时为标记高峰。在12小时以内,花药表皮、纤维层、绒毡层标记很多。(2) 茄门掺入慢,掺入量也较少,标记高峰不明显。(3) 12小时以后,两种材料的小孢子有少量标记,一般在核上。此时,表皮、纤维层、绒毡层的标记有急剧下降的现象。(4) 甜椒的3H-TdR掺入途径,可能由表皮向纤维层、绒毡层、小孢子方向进行,与3H-cAMP结果不一致,药隔维管束部分没有标记。
摘要:
植物激素,按作用性质分为二大类:一为生长素类(如吲哚乙酸,奈乙酸,2,4—D等),一为激动素类(kinetin)(如6—苄基嘌呤,甲氨基嘌呤等)。从石油废渣中提取的长春产C—751激素是相当于哪一类激素呢?通过胡萝卜,菊芋,蓖麻胚乳的诱导愈伤组织实验和通过对小麦,向日葵,绿豆的发芽、生根实验,我们做了同6—苄基嘌呤,6—(艹康)基嘌呤,吲哚乙酸,萘乙酸,2,4—D药剂的作用对比,实验初步结果:C—751激素在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和生长以及种子发芽和幼苗生根中,其性质多接近生长素类。
植物激素,按作用性质分为二大类:一为生长素类(如吲哚乙酸,奈乙酸,2,4—D等),一为激动素类(kinetin)(如6—苄基嘌呤,甲氨基嘌呤等)。从石油废渣中提取的长春产C—751激素是相当于哪一类激素呢?通过胡萝卜,菊芋,蓖麻胚乳的诱导愈伤组织实验和通过对小麦,向日葵,绿豆的发芽、生根实验,我们做了同6—苄基嘌呤,6—(艹康)基嘌呤,吲哚乙酸,萘乙酸,2,4—D药剂的作用对比,实验初步结果:C—751激素在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和生长以及种子发芽和幼苗生根中,其性质多接近生长素类。
摘要:
本工作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四个小麦远缘杂种及其双亲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结合田间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和农艺性状的观察,探讨酶谱差异与杂种遗传性变异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变异大的杂种其酶谱与双亲相比也出现较大的差异,有些组合杂种的微小变异在酶谱上也有所反映,如在形态上与母本无明显变异但长势较强的杂种,常显现新的杂种酶带或双亲的互补酶带。这些酶谱的变化反映了遗传信息的重组和丰富,使杂种出现一些新性状或生长优势较强。
本工作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四个小麦远缘杂种及其双亲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结合田间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和农艺性状的观察,探讨酶谱差异与杂种遗传性变异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变异大的杂种其酶谱与双亲相比也出现较大的差异,有些组合杂种的微小变异在酶谱上也有所反映,如在形态上与母本无明显变异但长势较强的杂种,常显现新的杂种酶带或双亲的互补酶带。这些酶谱的变化反映了遗传信息的重组和丰富,使杂种出现一些新性状或生长优势较强。
摘要:
莲是我国传统的著名花卉之一,素来深受人民所喜爰。作者试图通过有性杂交育种的途径,选育出适于家庭种植的荷花新类型——碗莲。在一九七九年进行品种间杂交的基础上,对其杂种一代进行了繁殖观察、选优试种,几年来的试验结果表明:选育的三个优良株系(7908—A、7903—B、7904—A)较亲本优越,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是很有希望的碗莲新品种。本文报导了碗莲新品种选育的初步结果,
莲是我国传统的著名花卉之一,素来深受人民所喜爰。作者试图通过有性杂交育种的途径,选育出适于家庭种植的荷花新类型——碗莲。在一九七九年进行品种间杂交的基础上,对其杂种一代进行了繁殖观察、选优试种,几年来的试验结果表明:选育的三个优良株系(7908—A、7903—B、7904—A)较亲本优越,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是很有希望的碗莲新品种。本文报导了碗莲新品种选育的初步结果,
摘要:
建莲是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一个栽培品种,为我国子莲良种之一,原产福建省建宁县,1974年才引入我省种植。作者于1979-1981年对建莲开花结实的性习进行了初步观察,为制定建莲增产措施和开展子莲有性杂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建莲是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一个栽培品种,为我国子莲良种之一,原产福建省建宁县,1974年才引入我省种植。作者于1979-1981年对建莲开花结实的性习进行了初步观察,为制定建莲增产措施和开展子莲有性杂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摘要:
今年,是我国伟大的医药学家,世界文化名人李时珍逝世390周年。李时珍(1518—1593),字东壁,号濒湖,鄂东圻州(今湖北省圻春县)人,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最伟大的医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也是一位最伟大的科学史家。
今年,是我国伟大的医药学家,世界文化名人李时珍逝世390周年。李时珍(1518—1593),字东壁,号濒湖,鄂东圻州(今湖北省圻春县)人,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最伟大的医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也是一位最伟大的科学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