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植物科学概况见闻
汪向明
武汉大学生物系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BOTANIC SCIENCE IN AUSTRALIA
Wang Xianging
Department of Biology, Wuhan University
摘要 1981年8月21—28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举行了第十三届国际植物学大会(X Ⅲ International Botanical、Congress)。我国植物学者曾参加过第四届、五届、六届大会,自1935年以来中断了46年之久。这次全国组成了以汤佩松教授为首的33人的代表团前往参加会议,台湾省植物学者也有10人参加。
收稿日期: 1982-03-01
[1]
李雅丽, 孟婷婷, 张小利, 付春华, 余龙江. 甘草细胞放大培养中搅拌式反应器操作策略优化 [J]. 植物科学学报, 2015, 33(6): 867-872.
[2]
辛桂亮, 郑俊鸣, 叶志勇, 张万超, 邓传远. 秋茄次生木质部的生态解剖学研究 [J]. 植物科学学报, 2015, 33(6): 792-800.
[3]
赵杰, 王玢琪, 贾晓, 童益琴, 何义发, 葛台明. 薇菜SSR分子标记的开发及遗传多样性初步探讨 [J]. 植物科学学报, 2015, 33(6): 801-807.
[4]
梁佳文, 刘艾洁, 马冰馨, 王有为.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荷叶中6种黄酮类成分 [J]. 植物科学学报, 2015, 33(6): 861-866.
[5]
甘娟, 葛继稳, 刘奕伶, 王自业, 吴先, 丁少华. 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10年(2000-2010年)质量变化 [J]. 植物科学学报, 2015, 33(6): 766-774.
[6]
王健. 基于烟草瞬时表达体系对amiRNA沉默效果快速有效的预验证 [J]. 植物科学学报, 2015, 33(6): 819-828.
[7]
潘凡, 石桃雄, 陈其皎, 孟子烨, 梁成刚, 陈庆富. 苦荞种质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及其对单株粒重的贡献研究 [J]. 植物科学学报, 2015, 33(6): 829-839.
[8]
胡增辉, 贾青青, 郑健, 杨柳, 冷平生. 德国景天扦插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J]. 植物科学学报, 2015, 33(6): 840-846.
[9]
桑满杰, 卫海燕, 郭彦龙, 高蓓, 朱俐南, 崔晋亮, 顾蔚. 基于模糊数学的秦岭地区山茱萸生境适宜性评价 [J]. 植物科学学报, 2015, 33(6): 757-765.
[10]
杨晓慧, 赵雪利, 高信芬. 四川木蓝复合群的形态特征变异及其ITS序列分析 [J]. 植物科学学报, 2015, 33(6): 727-733.
[11]
高伟, 陆静梅, 牛陆, 吴东梅, 李岩, 段肖. 大豆属Soja 亚属不同进化型植物叶片演化结构研究 [J]. 植物科学学报, 2015, 33(6): 744-748.
[12]
杜丹, 刘润泽, 黄三祥, 曲宏, 邢韶华, 王清春. 北京地区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 群落优势种种间关联性分析 [J]. 植物科学学报, 2015, 33(6): 749-756.
[13]
李帅, 张婕, 上官铁梁, 郭东罡. 黄河中游湿地植物分类学多样性研究 [J]. 植物科学学报, 2015, 33(6): 775-783.
[14]
高健, 孟婉姮, 杜芳, 李俊清. 鸡爪槭种下分类群的DNA条形码筛选 [J]. 植物科学学报, 2015, 33(6): 734-743.
[15]
艾比拜姆·克热木, 刘彬. 新疆焉耆盆地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J]. 植物科学学报, 2015, 33(6): 784-791.